最新動態(tài)
news
news
發(fā)布時間:2025-05-23 13:05:45瀏覽量:335次
鋰電池熱失控釋放的氣體(如CO、H?、HF、VOC等)是火災預警與安全防控的核心指標。江蘇費爾曼安全科技依托自主研發(fā)的高端檢測設備,構建了覆蓋氣體成分分析、熱釋放動態(tài)監(jiān)測及爆炸風險評估的完整技術體系,為新能源行業(yè)提供精準、高效的檢測工具。以下從關鍵設備與技術應用角度解析其專業(yè)解決方案。
一、核心檢測設備與技術特性
鋰電池燃燒性能測試系統
技術原理:基于氧消耗法(OC法),實時計算熱釋放速率(HRR)、總釋放熱量(THR)及煙密度(SPR),精準量化燃燒危害性。
氣體分析模塊:集成順磁氧傳感器(精度±0.02%)、紅外CO?/CO分析儀(分辨率0.1ppm),同步檢測氧氣消耗量與毒性氣體濃度,滿足UL 9540A、GB/T 36276等標準。
擴展能力:支持與傅里葉紅外光譜(FTIR)系統聯動,實現電解液揮發(fā)物(DMC、EC等)的痕量檢測,覆蓋300余種氣體組分。
電芯測試壓力容器裝置
功能特性:模擬電芯級熱失控過程,監(jiān)測壓力(0-3.1MPa)、溫度(0℃~1200℃)及氧氣濃度(0-100%),觸發(fā)條件支持恒功率加熱(0-5000W)或過充/短路電濫用模式。
氣體爆炸特性測試裝置
應用場景:評估單體鋰電池內H?、CH?等可燃氣體的爆炸壓力峰值與上升速率,測試艙體耐壓強度達10MPa,數據捕捉頻率2kHz。
燃燒極限測定儀
應用場景:主要用于在常溫或特定測試溫度下混合氣體與空氣或惰性氣體形成的可燃混合物的燃燒上限濃度與下限濃度的測定。測試儀可按照設定值執(zhí)行抽真空、配氣、點火等操作。
FTIR傅立葉紅外煙毒性測試裝置
技術優(yōu)勢:采用5米光程傅里葉紅外光譜儀,分辨率4cm?1,可同步檢測CO、HF、HCl等20余種有毒氣體,檢測限低至1ppm,支持實時毒性等級評估。
二、檢測流程與數據價值
熱失控觸發(fā)與氣體釋放動態(tài)捕捉
通過模擬針刺、過充、短路等濫用場景,觸發(fā)電池熱失控,利用高響應傳感器(T90<8s)記錄CO?、H?的濃度驟升曲線,預警時間較傳統溫度監(jiān)測縮短60%。
多維度氣體成分解析
FTIR系統結合氣相色譜(可選配)解析VOC組分(如苯系物、C?H?等),為電解液配方優(yōu)化與阻燃劑開發(fā)提供數據支撐。
爆炸風險評估與防護設計驗證
通過爆炸壓力測試裝置量化氫氣濃度-壓力關系曲線,指導電池包泄爆閥設計與防護間距優(yōu)化,將爆炸風險降低80%。
三、應用場景與行業(yè)價值
動力電池研發(fā):量化不同正極材料(NCM、LFP)的熱失控產氣特性,優(yōu)化SEI膜穩(wěn)定性與電解液添加劑配比。
儲能系統安全認證:為大型儲能電站提供熱蔓延抑制方案,通過UL 9540A認證,縮短國際市場準入周期。
事故溯源與標準制定:結合氣體釋放時序數據,構建熱失控機理模型,參與國標GB/T 31467.3修訂。
憑借上述技術優(yōu)勢與全鏈條解決方案,江蘇費爾曼安全科技已深度賦能鋰電池產業(yè)鏈上下游的科研創(chuàng)新與安全實踐。目前,公司服務網絡覆蓋權威科研機構、國際檢測巨頭及頭部制造企業(yè),包括:應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中科大、SGS、 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中汽研、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寧德中檢、寧德新能源等。無論是優(yōu)化電池材料體系、提升熱失控預警精度,還是構建行業(yè)安全標準,我們以精準數據為支撐,助力客戶搶占技術制高點,為全球能源轉型保駕護航。